世界十大毒的海蛇 长吻海蛇上榜,贝尔彻海蛇第二

admin 42 2024-04-13 18:56:38

世界十大毒的海蛇 长吻海蛇上榜,贝尔彻海蛇第二

1、艾基特林海蛇

艾基特林海蛇:生活在热带海域地区,多在澳大利亚海湾浅水带。它长着一张大嘴,其躯干略呈圆筒形,体细长,后端及尾侧扁平。它的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大,如果被它咬一口,数十分钟内就会死亡。在毒王榜上排名第2。与箱水母居住于同一个海域。海蛇具有集群性,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,便于捕捞。还具有趋光性,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。

2、贝尔彻海蛇

贝尔彻海蛇(学名:Hydrophis belcheri)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,一度是全球毒性强的蛇类之一,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。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,贝尔彻就是它的学名音译,英文名就是belcheri sea snake。

3、裂颏海蛇

裂颏海蛇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海蛇科裂颏海蛇属,全长100cm---140cm,分布在红海,印度洋北部,西太平洋,澳洲北部。前沟牙蛇类,毒液含神经,肌肉毒素,毒性极强,一般认为与异澳蛇不相上下,虽然异澳蛇至今还未有致命的记录被证实,但本种却发生过多次咬伤致死的事件,由于其强烈的毒液,裂颏海蛇无疑是海洋中危险的生物之一。

4、橄榄海蛇

橄榄海蛇是一个危险的毒蛇,是澳大利亚北部的珊瑚礁蛇。它有一个坚固的身体,紫褐色与淡棕色的底部。通常有一些全身乳白散鳞,尾部垂直压缩,大多是用奶油下来后布朗里奇白色。平均大小为1.2米,但能长到2米。虽然它可以攻击,但是攻击是罕见的。

5、棘鳞海蛇

棘鳞海蛇,是一种有毒蛇类,全长1.5米左右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及台湾两岸的南中国海、澳洲海域、印度西部沿岸、斯里兰卡、泰国湾、马来西亚、越南等海岸地区,与及菲律宾群岛等东南亚海域,另外亦分布于印尼、新几内亚的海岸。有成群迁徙的习性。繁殖方式是卵胎生的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:无危(LC)。

6、印澳海蛇

印澳海蛇,体长为120—200厘米,尾部扁平,身体主要为浅褐色或黄色,有深色斑块和斑纹,侧面有斑点。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之间的海域。栖息于浅海地带,海湾和有潮河等地,主要以鳗鲡等鱼类为食,卵胎生。

7、淡灰海蛇

淡灰海蛇腹鳞特征与青环海蛇的相似,但躯干部粗部的背鳞呈六角形或方形,略呈覆瓦状排列或呈彼此镶嵌排列,躯干部前段不甚细,头也不甚小。躯干部深色环纹不达腹部中央,从侧面观,深色环纹其间浅色部分宽。淡灰海蛇蛇毒,含淡灰海蛇神经毒素。淡灰海蛇分布于从波斯湾经印度半岛沿岸到印澳海域、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山东沿海等地。

8、杜氏剑尾海蛇

杜氏剑尾海蛇(Aipysurus duboisii)是一种剧毒的剑尾海蛇属,主要分布在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,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,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,向西延伸至珊瑚海,阿拉弗拉海,帝汶海和印度洋一带。它们具有中性攻击性,只在外界因素的威胁下才会发起进攻。杜氏剑尾海蛇是毒性强大的海蛇,并且是世界上毒的毒蛇之一。

9、长吻海蛇

长吻海蛇(学名:Pelamis platurus),又称黄腹海蛇,是蛇亚目海蛇科下的一个单型有毒蛇属——长吻海蛇属下的唯一物种,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热带海域地区。长吻海蛇体长50-70厘米,长可达1米。头狭长,吻长,吻端端到眼的长度大于两眼间宽度。鼻孔开口于吻背,有瓣膜司开闭。躯干和尾部较侧扁。背部深棕色或黑色,腹部为鲜明的黄色。尾部可有5-10块黄斑。

10、青环海蛇

青环海蛇(Hydrophis cyanocinctus),前沟牙类剧毒蛇。长1.5—2米。其躯干略呈圆筒形,体细长,后端及尾侧扁。背部深灰色,腹部黄色或橄榄色。全身具黑色环带55—80个。生活在海洋中,善游泳,捕食鱼类。卵胎生。分布于中国辽宁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和台湾近海。

你可能想看:
上一篇:全球十大蜜月圣地,婚后浪漫的第一站
下一篇:新加坡必玩的十大景点,那些你不可错过的有趣的地方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